
參賽隊伍介紹

阿善師子弟兵開新頁,我們的故事開始了
首度參賽的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,隊員多來自西螺國中不同社團成員,13到15歲清一色男生,只有一名女同學,有兄弟檔、兄妹檔。得到來自社區支援,及武術高強的里長當教練、畢業學長、各方高手老師的指導,初生之犢勇敢成軍。
西螺是全國武術重鎮,西螺國中在既有武術訓練下,陣頭融入地方獨有的西螺武術文化,金鷹拳拳母、兵器對打、舞獅等,統整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陣。剛成立不久的他們,每件事都困難艱辛,但學生不怕吃苦,他們知道自己的故事開始了,每一次跳躍和前進的步伐,都在寫下西螺七崁武術史的新一頁。


感召與傳承,帶著情義的約定而來
桃園在地隊伍,致力推廣傳承武藝文化,成員青少年為主力,來自晨曦武學-專業武術教學空間,大中小學及教練都有,多位是國術比賽的桃園代表,團隊強項在武術多元展現。他們有決心讓家長及大眾理解民俗武藝及陣頭文化的良善價值,擺脫刻板標籤,讓宋江陣在北台灣發揚推廣,立志成為北部第一的宋江陣團隊。
這次參賽帶入軼事、傳說、歷史,結合宋江陣、武術、舞獅、戲劇、中西音樂,演繹團結與共存。團隊其實更帶著一個隱藏的約定而來:曾在台南集訓受教於蔡俊宜及楊昌憲二位宋江陣年輕老師,但楊去年意外往生令眾學員心痛不已,為了實現再交流團練的約定,今年他們帶著楊老師的教導來了!參賽是傳承,更是一份情義的約定。


締造六冠王,臺灣民俗體育的重要推手
宋江陣大賽的常勝軍,臺南大學民俗隊於1992年成立,舞龍運動是基礎強項,常受邀大型活動及慶典表演,曾代表臺灣出訪新加坡。多年來拓展各種傳統體育,龍舟、舞龍、宋江陣、鼓陣、跳鼓陣、舞獅、扯鈴、陀螺等。協助國家的「民俗體育中程發展計畫」,多年來向三四千所國中小推動各項民俗體育。2015至2017年南大連續奪冠,抱回大賽最高榮譽王者之璽,並累積在宋江陣頭大賽勇奪六次冠軍。
這次聯隊的蘭賢陵武館宋江陣屬黃腳巾系統-杏黃旗,也有不少南大成員,以宋江水滸歷史劇出發,展現臺南大學特有風格的「宋江演武」,融合武舞、戰鼓、金獅、手轎等,睽違三年的大賽登場,王者團隊拭目以待。


英雄出少年,勇於應變的陣頭新浪潮
結合學校武術隊、宋江武藝社、太鼓隊、扯鈴隊約70人團隊成軍,因六甲區藝陣發展蓬勃,在地紅面獅陣、宋江鹿陣都獨具特色,為發揚藝陣、承接在地文化,六甲國中2019年起就成立宋江武藝社,成員多有良好功底,武術隊與宋江武藝社參與比賽活動獲獎無數。
這次參賽對宋江陣型態有新佈局,以宋江鼓樂變化,守住傳統重新編展,雙龍捲水在原有陣式中變化路線,讓宋江陣引發共鳴更加好看。「眾虎同心」演繹梁山好漢在伏魔殿際遇後,逐漸集結入神的故事,讓現代宋江陣彷彿一場神人獸自然與戰爭的現世寓言劇場。「傳統,就是創意歷經時代累積而成」,這支來自藝陣重鎮的少年正在寫歷史。


來自生活的感動,綻放為慶典的風華
三位年輕的宋江陣教練帶領的臺南在地藝術團隊,以教學、表演、才藝體能訓練為方向,團隊九成是在讀學生,最小10歲,藝陣種子遍灑各方,分別來自臺南歸仁、安南、七股、東山、柳營、仁德、大內、將軍等地,有些人在音樂及運動有專長,也有家族自曾祖父開始每位長輩都跳過宋江陣,從小學習耳濡目染。
結合成員多樣性,這一陣將綻放舞龍舞獅、獨輪車、現代舞等,來自常民生活的各種慶典為主題,是振奮人心生存的力量,多元精彩的元素讓場面熱鬧豐富起來。這是團隊首次參賽,嚴格的技能訓練和心法激勵,師生正全力以赴朝目標前進。


臺灣米倉之鄉出好陣,代代傳承創新
來自崑濱伯故鄉,臺南後壁的菁寮國中、菁寮國小和後壁在地團隊震宇武藝坊組成聯隊。臺南也是藝陣重地,菁寮國小和社區推動宋江陣文化已二三十年,歷經數代教練,到了這一代幾位年輕教練,曾歷經宋江陣大賽的洗禮,如今他們為人師表,帶著更新一代的國中小參賽,文化新芽生生不息。
聯隊分進合擊展演藝陣源流重要陣式,包括宋江陣、舞獅、金獅陣、旗陣、武術等,帶來耳目一新的武術陣及醒獅、48人蜈蚣陣,充滿鬥志與民俗內涵的「菁獅傳奇」。聯隊想傳達藝陣傳承與創新理念,與時俱進的文化新貌,人陣共舞,練陣練心,令人期待。


觀光新星,行動實現多元觀光理念
實踐大學位於藝陣重鎮的高雄內門,對宋江陣結合在地觀光推廣不遺餘力。由於多是無功夫底的一般學生,每次參賽也付出更多血汗努力。這次在地方長輩加油鼓勵下,不忘初衷,再度成軍。觀光系、通訊通信系結合學校啦啦隊、熱舞社,宋江陣與現代熱舞的衝激,跳出時代的容顏。
曾連獲三次大賽冠軍,抱回大賽最高榮譽王者之璽。但中斷幾年來,這次參賽又成為全新體驗,少子化招員不易及賽期正值觀光旺季潮,各飯店旅行社缺工向觀光系生招手的衝擊,團隊成軍實屬不易。但「盡力就是好事」這樣的單純信念,自己就是獨一無二的風格,義無反顧登上展現我陣我驕傲的舞台。


藝陣跨界創新,外籍生入陣同行
樹德傳藝社團成員來自樹德科大各系,以休閒運動系最多,2021年在學校成立,期許每次參賽後社團持續傳承。集合對宋江陣熱情的學生教練朋友,這次參賽還有菲律賓及馬來西亞二位外籍生,他們有天主教信仰,但宋江陣不受限任何宗教及性別的框架,讓外籍生對臺灣陣頭、武術及廟會文更有興趣。
將傳統陣法創新改編,融合太鼓、武術、旗陣等,以傳統物件組合搭配新創意,陣法改編兩儀八卦,融合藍紅二色系服表徵虎龍(分別代表內門虎頭山及內門龍潭)龍虎化做兩儀八卦,地理情境寓意其中。交朋友練體能,練陣帶來的勵志感動引領著團隊奮勇向前。


那些年我們追的夢想,西螺七崁民間高手再聚
團隊成員大多是西螺農工-螺陽武術社的校友,懷抱著成為更好的大人的夢想在各自生活奔波,當宋江陣大賽歷經三年停辦復賽的消息傳來,創社社長發起號召,再度聚集十年來的熱情和力量,近四十位隊員,個個身懷武藝,高手如雲登台。
以西螺農工螺陽武術社為中心,有西螺七崁武術、國術健身健美體能田徑各領域好手、及雲林縣斗南布家龍獅武藝陣、雲火INFERNO火舞團、無限人形劇場等,以「池王除瘟,正氣防疫」主題,將衝擊全世界的疫情病傷,透過宋江藝陣正氣多元展現,將自然生存的對抗與共生拉出了更深遠的寬度與廣度,將感動和歷史傳達給這片土地,「讓武術創造更高的價值,製造更多感動人的故事」。
